目前分類:▩心靈閱讀 ♡ ♥ (1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
當《和尚遇到鑽石》作者的商場哲學   年營收成長四千倍的快樂賺錢術

(來源:商業周刊968期)

西藏佛學博士麥可.羅區,運用《金剛經》的教義,以正面的態度,讓一家小鑽石公司,在十七年內驚人成長,且聽聽他的獨門心法。

採訪●孫秀惠、曾如瑩    整理●曾如瑩

「要快樂,就要會賺錢。」這句話不是出自經理人,而是出自一位西藏的佛學博士——麥可.羅區(Michael Roach)。不只是說教,事實上,他親身實行。

在藏傳文化中,佛學博士又稱為格西,需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修行,羅區為了獲得西藏流亡政府佛學博士的學位,遵從上師的指示,以《金剛經》教義做俗世修行,經營安鼎國際鑽石公司。他在十七年內,一手將安鼎國際鑽石公司,由年營收五萬美元的三人小公司,變成全球擁有五百名員工,年營收成長四千倍,達兩億美元的國際企業,甚至將經歷集結成書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。

羅區認為,追求財富的同時也可以保持心靈富足。當大家認為,商場如同戰場,充滿欺騙、爭奪,羅區卻在接受《商業周刊》專訪時強調,那樣思惟是無用的舊系統;只要用正面的態度,讓別人快樂,自然能兼顧自己的財富和快樂,走出商場的黑暗森林。以下是《商業周刊》訪談摘要: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信念帶給人的力量是很大的..不可輕忽..
正面的信念..讓人開朗、快樂、輕鬆、順利
負面的信念..讓人憂鬱、痛苦、沉重、重重阻礙..
和一個常持負面信念的人在一起,在談話交往的過程裡,彼此能量自然會交融在一起,能量變的混亂;


會有身體虛脫,能量耗弱之感, 人也變得沉重起來..


嚴重時,會整個運勢被拉下去,背運不斷;反遭其波及,自身難保。
所以,察覺自己是否是個正向思考與常說正面語句,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最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會停留在小孩的畫畫上

前幾天也遇見小三的小朋友。冰淇淋。

哇~他畫的機器人好棒

忍不住要求請他送一張給我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有錢沒錢,都要修的人生功課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130.html


人生在世,要擁有財富,大部分的人必須消耗身心的能量來換取,然而有少部分的人卻天生就擁有一堆錢或者相關的資源。

或許你會覺得寧可生下來就含著金湯匙,但如從覺醒的角度來看,那些天生就有錢的人,也有可能要花更多心力去學習如何和錢相處的功課。

在實相世界裡,錢跟電力或權力一樣,只是一種能量的符號,它本身既非正向,也非負向,也沒有好壞善惡,就看你如何看待它及運用它,才能決定它在你及別人身上的價值。

當一個人富有,卻不懂得感謝上天給你這一大筆錢,更不知為何上天要給你這麼多能量時,這些錢和能量反而可能為你帶來災禍。

當一個人貧困時,如果就因此把錢當做是一切,為了錢可以不要任何東西,包括尊嚴、自我、感情或愛時,錢這個東西,將成為他的主人。

如果有人一直陷入財務困境,除了少部分是天災人禍的磨難外,他們的窮困,大部分都是和他們的無明有關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如何增加能量銀行的存款?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131.html


根據物理學定律,能量只變換形式,而不會消滅。水從冰變為液體,再揮發為蒸汽,是大家最熟知的一個例子。

同樣的原理,也適用於肉身的死亡,那個使肉身活著的能量只會變更形式,而不會消滅,靈魂的能量仍保有自覺和自主性。

有些人認為,死後仍存在的那個有意識能量,會因為沒有了肉身的牽絆而自動開悟,可是,有智慧的開悟者和哲學家卻相信,這個能量會延續住在肉身時,擁有同樣的性格和習性。

在世時慈悲為懷、樂於助人的那些人,將繼續在較高層的非物質界擁這種能量振動模式。

卑鄙惡劣的人,將會在死後繼續同一模式,而由於低能量把他們拘禁在地上或陰暗處,於是他們就會尋找那些擁有肉身的獵物,來補充能量。

就像我們都長大了,再也不會迷戀那些碎布或棉花做成的娃娃或玩具,但有些人永遠長不大,即使成人了、年老了,仍迷戀這些東西,於是就會想盡辦法去奪取那些,在我們眼裡只是一團碎布及棉花的,沒有生命的東西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尊重你的價值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318.html


接受你認為自己的服務所值得的回報,以金錢或其他的方式,是一件重要的事。如果你不珍惜自已的時間和能量,等於切斷了你的豐盛能量流。你的能量決定金錢是否能夠自由、和諧和輕易地湧入。有很多你能夠打開金錢能量流的方法。當你做的事讓自己和別人感到榮耀,當你接受你覺得值得的事物來回報你付出的時間和能量,就自然地創造了順暢的金錢與豐盛流動。

許多人對他們的工作收入或交換感到失望,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有何價值,他們希望別人明白他們的價值並且給他們更多。許多人希望得到加薪或希望客戶給他們更多的報酬,即使他們從未說出他們的感受。

當你珍惜你的服務,別人也會這麼做。為你的時間定出價值,決定什麼收入或交換對你而言有意義,不要倚靠別人為你做決定,重要的是你和付你錢的人都覺得很合理;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公平的交換。

你們很多人說:「我會用降價來吸引更多的客戶和銷售。」確定你並不總是把價錢降到合理的價值以下。如果降價讓你感覺不舒服,你是在用兩種方式阻絕你的金錢能量流:首先,可能有一股憤慨或不好的感覺,即使很微小或是暗暗升起,都將阻擋金錢回流向你:第二,你在告訴你的潛意識,你的工作並不值得那麼多,而它將停止為你帶來機會。

學習接受你的價值,多愛自己一點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自然形成好的氛圍與能量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424.html


當我們懂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,就是能夠創造出好的感覺的一種方法。透過這類好的感覺,會散發出好的頻率,就如同有些人做了喜歡的事,會邊哼著喜悅的歌曲,感覺輕快無比,好像任何事都難不到他們一樣,可以一直突破難關,所有的好事也會為了他們接連而來。

也有一類人,常常會為了環境或某種理由,而選擇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於是邊做邊抱怨,做起事來就像是拖著很大的包袱似的,效率低又做不好。而且,他們愈是抱怨,好像更多的抱怨事件就會發生在他們身上,如此的負面循環永不停歇,還有,他們也以為這些都是命運的安排,自己很苦命。在這裡,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喔!我們很可能會被這些人的負面情緒所感染,而變成與他們相同的狀態。

其實,我們是生活在豐盛富饒的宇宙中,有著各式各樣、精采無比的方式可以來「選擇」自己的人生。我們可以藉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事,擁有好的感覺,營造出好的頻率,再吸引著更多更好的事來到身旁。

當我們能夠認清楚自己正是選擇喜歡的事在做時,那就是表現最棒的時刻,這時我們會展現出無人可比的魅力,好的氛圍與能量就自然而然形成,也會有很多人受到我們的感動,並見識到我們的才能,所有的好事將連續來到。

本文作者/安一心

摘自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創造富足,迎接豐盛-歐林致富心法大公開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451.html



一切的創造與發明,在變成實相之前,全都是以思想的形式存在。《賽斯書》告訴我們,「你創造你的實相。」《秘密》告訴我們,「要改變你的狀況,首先必須改變你的想法。」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告訴我們,「致富,是一場心理遊戲。」而過去七十年來在全球暢銷近六千萬冊的勵志書籍《思考致富》則告訴我們,「只要你心中能想像到的,而且真心相信,無論是什麼都能成真。」以上觀點皆可總括在「吸引力法則」的範疇中,亦即,要落實吸引力法則必須透過:要求、相信與接受等三個步驟。

宇宙的供給是無窮盡的,你所能擁有的,沒有限制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回到原點看貧富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537.html


有一次,聖嚴法師在山裡看到一戶人家,夫妻倆帶著孩子住在破廟裡,那是一個屋頂會漏雨、牆壁會透風、無水無電的棲身之處,一家人窩在裡面。因為在山外無法謀生,所以住到山裡來,種些樹薯、青菜,收成了,一家夠吃之餘還可以外賣。孩子們白天也都上學,放學後幫忙耕種或到樹林撿枯枝當柴,日子就這樣過下去。聖嚴法師問他們為什麼不蓋間房子?夫妻倆說,蓋房子材料、人工都要花錢,破廟雖然殘舊,下雨時遮一下,起風了擋一下,住起來還算可以。

聖嚴法師覺得這家人生活條件差,但並沒有走投無路,而且還讓孩子讀書受教育,像這般安貧樂道的人,人窮志不窮,不算是窮人。就如孔子的學生顏回,苦哈哈的窮書生,家徒四壁,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,孔子都要讚他一聲:「賢哉回也!」

許多人自認是窮人,聖嚴法師認為那是比較性的自我定義。比如,和別人相較,自家孩子沒有進名校,沒有錢補習學才藝,別人乘轎車上下學,自己只有機車接送,別人住別墅,自家租房子…,比較之下,於是認為自己是窮人。當然,也有真正的低收入戶,若能勤勞刻苦,知足常樂,就不貧窮。反而是富裕的人,假使一味追求從不滿足,才是心態上永遠的窮人。

最可靠的富裕,是奉獻

聖嚴法師分析,感覺貧窮是因為永不滿足,永不滿足是因為沒有認知一己的生命是短暫的、享受是有限的。唯有奉獻永遠無限。一個人可以為一家的幸福而奉獻,可以為一個團體的幸福而奉獻,可以為一個國家、整個世界人類的幸福而奉獻,這才是永恆之路。所以,最可靠的富裕是,經常思考如何奉獻,當一個人有奉獻的心態時,即使身無分文、一貧如洗,也會覺得自己非常富裕。

聖嚴法師以半個世紀之前的自己,與現在的自己作比。五十年前的自己窮得連鞋子都沒有,而看看如今,既有法鼓山這個團體,又有很多分支道場遍布國內外,好像應該覺得自己擁有很多,但錯了,聖嚴法師說,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。比如在美國所建的道場,東初禪寺或者象岡,那是當地環境中的人們所共同享有,自己去的時候,一個身體能占的空間就這麼大,能吃的東西就這麼多,那偌大的地方怎會是自己所享有的呢?又比如南亞海嘯後,法鼓山在斯里蘭卡建了「台灣村」,那也不是自己的,是社會善信大眾捐了錢一起建造起來,為斯里蘭卡當地的人所有。即使是一手擘畫的法鼓山,即使當下所坐的這個地方,都不屬自己所有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與宇宙連結,你會富有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1/94/509.html


猶太人說世界上最快樂的應該是賣豆子的人,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出去。如果豆子賣不完,可以磨成豆漿;豆漿賣不完,可以製成豆腐;豆腐賣不完,可以製成豆腐乾;豆腐乾賣不完,可以做成豆腐乳。

或者,把賣不完的豆子拿回家,澆水讓豆子發芽,改賣豆芽;豆芽賣不完就讓它再長大些,變成豆苗;豆苗賣不完,就讓它再長大些,移植到花盆當做盆景來賣;盆景賣不完的,就把它再移植到田地裡生長。不久,它又會結出許多新豆子,於是又有了好多新豆子可以賣,真是太划算了!

事物並沒有句點

你吃完了水果,把果皮扔掉,對你而言水果已經被利用完了,事情畫上句點,然而對大地而言,果皮仍是有用的;你喝完了飲料,將空罐丟掉,事情畫上句點,然而對於資源回收業者來說,賺錢事業正要開始;你不喜歡某個職員,叫他滾蛋,事情畫上句點,然而他帶走了一片客戶資料光碟,事情才要開始。

事情的開始和結束,都只是站在我們立場上畫出的一條虛線,萬事萬物從來沒有停止演變與交換。想像生活是個「你丟我撿」的遊戲,你一直把別人丟出來的東西再利用,別人也一直把你丟出去的東西再利用,包括男朋友或女朋友。

宇宙間沒有封閉系統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擺脫心理時間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9/97/402.html


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上學會如何使用時間——我稱之為「時鐘時間」(clock time)。然而,一旦事情處理完畢,便應該馬上回到當下。這樣,才不會創造出「心理時間」(psychological time)。所謂的「心理時間」,是指認同於過去,並持續強迫將這樣的認同投射到未來。

並不是只有在安排約會或旅行時才用得著「時鐘時間」。從過去所犯的錯誤中汲取教訓,避免重蹈覆轍,也是使用了「時鐘時間」。此外,制定目標、朝目標努力、以歸納得出的物理或數學法則預測未來,同樣也使用了「時鐘時間」。

不過,即使日常生活少不了過去與未來這兩個參照點,當下時刻仍有其重要地位。例如,過去的教訓之所以值得記取,正因為它與現在的情境有關,又例如,為實現目標所採取的行動,都必然是在當下進行的。

開悟的人總是專注於當下,卻又能同時對時間有所覺知。換言之,他們繼續利用「時鐘時間」卻不受制於「心理時間」。

學習這樣做的時候要保持警覺,才不會不自覺地讓「時鐘時間」被轉變為「心理時間」。例如,假如你只是想從過去汲取教訓,不讓自己重蹈覆轍,就是單純地使用了「時鐘時間」。但是,如果你無法忘記這個錯誤,為此內疚、自怨自艾,認為都是自己或我的錯,你將此錯誤變成了自我感受的一部分,這時它就轉變成「心理時間」了。「心理時間」總是與錯誤的認同有所連結,多數不肯原諒自己或別人的人,都背負了沈重的「心理時間」。

如果你訂定了目標,朝它努力,就是在使用「時鐘時間」。你知道目標在哪裡,但仍全神貫注於此時此刻你將踏出的那一步。不過,一旦你開始太著眼於目標,可能你想追尋快樂、成就或從中獲得更完整的自我感受,當下不再是你關注的焦點,它只是你通向未來的一塊跳板,不具任何內在價值。此時,「時鐘時間」將被轉變為「心理時間」。你的人生旅程不再悠哉漫遊,而是不斷趕路,你一心只想快點抵達目的地。你無法停下來欣賞路邊的花香鳥語,也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妙與神奇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愛自己是指走出罪惡感之外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3/97/408.html


在這個社會裡有極深重的罪惡感(guilt)。人和人之間的許多聯繫是由太陽神經叢而來-權力中心,從那兒人們試圖慫恿、說服、控制和操縱彼此。愛自己是指走出這類的關係。想要做到這一點,你們必須放棄罪惡感。

如果你不與周遭的人玩同樣的把戲,你也許會發現他們備感威脅。他們要你以某種方式思想和行動,以符合他們的想法,因此他們試圖藉罪感來控制你。父母往往不知道用別的方式來掌控;他們用罪惡感、憤怒和撤回愛心來統御他們的孩子。當你感覺自己強而有力並能主宰你的生活時,你能依心而行。當你感覺缺乏控制力,你可能覺得必須操緃或從事權力鬥爭,才能獲得你所要的。你也許認為你必須為自己的作為找藉口,或說謊來保護別人的感受。

當你這樣做時,你並不是在愛自己,反而在給你潛意識一個訊息,即你之為你是不足以別人接受的。如果你希望自由自在,重要的是你也不要去操縱別人,給他們應有的自由,一開始你也許覺得,如果你交付給別人隨興生活的權力,你就失掉了一些控制。但你將在你們之間創造出誠實和愛的全新層次,沒有你的勇氣和放鬆控制的意願,那是不可能發生的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信任生命的引領
轉載作者:妤洵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3/97/530.html


透過靜心,你學習到放下控制,不再試圖控制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。你學習到接受,以及欣賞生命帶到你眼前來的事物。

或許有時候,你無法了解為什麼生命會給你這個事件,它看起來毫無道理。然而,如果你開始恐慌於這不是你該得到的,不是你所需要或想要的東西,那麼想要「努力」的感覺又會再度出現,你不再是放鬆的,而且與自然空性的連結也會消失。

所以,「信任」是你蹣跚前往自然本性道路上的關鍵。事實上,信任也是靜心的先決條件。沒有信任,你是無法脫離你的機械性反應,放下「改變」這個片刻的衝動,也放下自己,安處於當下。反之亦然,靜心也協助信任得以成長,你愈深入靜心,你就愈能了解生命正完美地照護著你。事實上,那是比你所能想像還要完美的照護。

閉上你的眼睛。

想像你正在海面上,你的頭正在水面上載浮載沉,而腳碰不到海底。

突然一個海浪打過來,把你整個人翻轉了過來。接下來,你唯一能注意到的是自己的身體頭上腳下地倒了過來。就像是海裡的小石塊一樣,被海浪這裡翻轉過來,那邊又轉過去,完全不曉得接下來會是如何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標題:不要想當個「幫助別人」的人
轉載作者:Demi 轉載自 心光網 - 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lightweb.com.tw/articles9/97/619.html


這篇文章的起源,是我在幾個月前,接受某單位的訪談,中途採訪者問我一個問題:「像妳這樣的工作,一定都是發願要幫助別人吧?」我一時為之語塞,久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。並不是我覺得不應該或不想幫助別人,而是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,從一開始玩神秘學的最最最開始,就沒有想過。也常有人問我:「妳選擇這個工作,是不是也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很多人?」對於這個問題,我的反應同上。

我也不知道為什麼,從來沒有生起過「我要幫助別人」的念頭,舉個例子來說,如果有人問我:「要怎麼把判斷力用在解牌上?」、「解牌時要怎麼運用直覺/邏輯能力。」我同樣也回答不出來。就像有個故事說,有人問蜈蚣要怎麼用一百隻腳走路,蜈蚣不但回答不出來,甚至連路都不會走了,是一樣的意思。因為我沒有見過解牌時不用判斷力的人、也沒見過解牌時不用直覺或邏輯的人、更沒見過處理個案時會故意不幫助個案的老師,所以我不知道要怎麼幫助別人,因為「幫助」已經發生了,它一直就在那裡,不是我做出來的,我們占卜師或治療師,只是讓那個「幫助」發生的管道,不是「我」在「幫助別人」。

也很像常有人問我:「妳是心理占星還是事件占星?」我也會回答不出來一樣,人的心理跟事件,都在星盤裡啊@@~!我不知道要怎麼看到一樣而看不到另一樣,對我來說,我並不覺得這是兩回事。

因為我想了很久,還是覺得自己回答不出來,所以就做我最常做的事:寫。一邊寫就可以一邊把自己的感覺條理化。

我整理了一下,發現我常常看到抱著很大的「想要幫助人」的熱情,投入各行各業的人,可是「幫助人」這種事要怎麼用決定的呢?你只能「當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」,而不是只「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」,這兩者是無法分割的;話說回來,當你的存在就是對人有幫助時,你又何必另外下一個「我要幫助人」的決定呢?當你就是個有幫助的人時,你怎麼會把「幫助」兩個字掛在嘴邊呢?因為那是你的本能,你的一舉一動都是,你根本不會想到要去幫助人,因為那已經是你的本質了。

我從事這一行以來,也常遇到熱情洋溢的同學,興奮的跟我說,他們研究神秘學甚至想從事專職的原因,就是因為「這個可以幫助很多很多的人」,聽到這種話時我腦筋也會轉不過來,因為你幫不幫助人,跟你從事什麼工作沒有關係啊@@~!你如果是個有幫助的人,你在何時何地,都有幫助人的機會。後來過了很久,我終於弄懂了,當個「對大家有幫助的存在」,跟當個「可以幫助很多其他人的”重要人物”」,是完全不一樣的事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
「我愛你」「對不起」「請原諒我」「謝謝你」。

四句話,就能解決所有問題?讓心處於「零」的狀態,一切就會順利?這聽起來很扯,卻有效得驚人!。

原在夏威夷島上的一位神奇治療師,卻轟動全美和日本,因為他運用的「零極限」法,宛如吸引力法則的終極版本,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!

★日本「企管之神」船井幸雄熱切推薦並親身實踐。

ulin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